享受更多贴心服务,请登陆 /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:0755-82177757

香港资讯通:红包千金 你会点用

分享到:
发布时间:2013-03-25

红包千金 你会点用

     香港历来都有过年派利是(又称压岁钱、红包)的风俗,有大吉大利、好运连年的意思。派利是的习俗始于魏晋,盛于唐宋;此后,每当过年,家中长者都会派利是给晚辈、儿孙,以资鼓励,同时也寄托长辈对晚辈的希望,表达两代的关爱之情。在逐渐富裕的现今世界,港人从富豪到普罗大众,已婚人士都会在农历新年向亲友派发利是。单身人士特别是孩子,几乎每年都「盆满钵满」,由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也不足为奇。那么这笔利是钱一般有何用途?
       先以内地大学生为例,根据广州《信息时报》的调查发现,在50名来自该市不同高校学生中,大部分收到约2,000元人民币利是,约75%受访生会把利是储蓄起来,另有约20%会把利是全部上缴给父母,还有近5%学生把利是用在自我增值上,如参加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的考试培训等。
       至于香港情况也极类似。有调查指,近六成受访家长指,子女今年获约1,000港元至3,000港元利是。逾八成幼儿园学童会把利是交给父母处理;分别有五成及近八成小学生及中学生自行处理利是。另外,超过五成受访家长表示,子女会把利是花费在娱乐消遣或购买消费品上;只有不足一成人认为子女会把钱捐给有需要人士。
       由此可见,绝大部分青少年缺乏理财观念,虽然每年收到大量利是,但只有少数人会用作慈善用途。
父母牵头做起 学会感恩施予
      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,人的消费欲望和需求水平,不但受到收入影响,且也受到社会因素影响。随着子女数目的减少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越来越大,无论经济上或心理上,都会给孩子无限量满足。但实际上,过分溺爱和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,会令子女形成不良心理。当前不少子女对金钱观念存在错误认识,攀比和追求名牌已成为一种风气,如将利是用于娱乐消遣也导致不少浪费。
      奉献利是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,家长可鼓励子女作出一次性或定期的奉献,选择支持一些贫穷小区的人,帮助推行小区发展的项目,如小区教育及健康计划等,来帮助贫困小区人群建立独立自助的能力。在奉献利是的过程中促进对社会和其他群体的认识。
       至于要鼓励子女把利是捐献社会,首先要从父母自身做起。家长需以身作则,避免炫耀和攀比心理及行为,让孩子看到和学会不跟别人比较,谦虚节俭地生活;并把利是捐助给更有需要人士,从中获得快乐。
       其次是培养子女的价值观念,让他们明白利是来之不易,也是长辈亲友爱的表现,不应浪费和随意挥霍。家长可让子女学会记录收到的利是,学会感恩,并且规划如何使用,节制消费的同时可捐献社会,这样做还可有效地培养子女的家庭责任感。
       最后,在引导子女的同时,让他们掌握主动权,把娱乐消费焦点从游戏、玩乐转移到学习、帮助,这可大幅提升孩子的心理发展,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学会考虑和关爱其他人。

香港读幼稚园|香港读小学|香港留学|香港特色培训班|香港回乡证|香港回港证|香港护照|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