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资讯通:教育子女 父母要「对表」
教育子女 父母要「对表」
手表定律(Watch Law)告诉我们,两只手表不及只有一只手表好,因为两只手表不能告诉人更准确的时间。
多只手表 难有准确时间
马骝山的马骝一直都日出觅食,日入而息。有一天,马骝阿南于山上拾到游客留下的一只手表,从此牠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。阿南很聪明,很快便知道手表的用途,正因为牠能够提供准确的时间,很多马骝也向他请教,慢慢地阿南便成为山上的马骝王。
不过,阿南并不安于现状,牠认为若能拥有更多手表,便会得到更多。于是,牠在山上不停寻找手表,终于寻到第二只,甚至第三只。可惜的是,更多的手表并没有为阿南带来更多名声,反而带给牠更多烦恼。
当其他马骝向牠请教时间时,正因为牠拥有超过一只手表,所以不知哪一只手表的时间才准确。结果马骝群开始疏远牠,甚至推翻牠。阿南不但不能再做马骝王,所拥有的东西也由下一任马骝王接收。可是下一任的马骝王也像阿南一样,因拥有超过一只手表而变得困惑,最终也被其他马骝推翻。
多种价值观 子女无所适从
其实教育子女也是一样,在一个家庭中,子女也不能适应两种不同的价值观。由两个或以上的人同时作指挥,子女只会无所适从,行为变得混乱。以孩子进食为例,父亲可能较严厉,要求孩子安坐才给他食物;相反,母亲恐防孩子「饿坏」,往往跟着孩子四围走,以便喂食。久而久之,孩子会觉得困惑,不知道进食应该安坐,还是容许四围走。
又好像父亲要求孩子自己背着背包,自行负责携带个人物品出街;但母亲往往害怕孩子辛苦,情愿替孩子背着背包。最终,孩子会不懂是否需要负责自己的物品。由此可见,替孩子定立两个不同的目标,只会造成混乱。
警匪片中,我们见到警察执行任务前有一个指定动作,「大家对一对表,Action!」而父母育儿亦须有共识,希望每对父母看到自己的手表时,都会问一问自己:今日对了表没有?
作者:IVE(葵涌)及IVE(屯门)学生发展处
(学长启导计划)项目主任 梁璟玑(VTC机构成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