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受更多贴心服务,请登陆 /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:0755-82177757

香港资讯通:中醫治新冠康復者 味嗅覺恢復

分享到:
发布时间:2020-05-26

  圖:張傑能(左)與巢朝棟(右)分別展示主治乏力咳嗽的「參苓白朮散加減」藥材(左前),以及主治味覺與嗅覺障礙的「生脈飲加減」藥材(右前)
  為新冠肺炎康復者而設的「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」計劃,在醫院管理局等三方協作的七間中醫診所推行,免費提供十次治療,現有超過30名康復者正接受診治。首間參與的大埔那打素社康服務中醫診所表示,康復者主要出現乏力、咳嗽等症狀,有人出現味覺及嗅覺障礙,除獲處方中藥,並配合針灸治療,味覺與嗅覺恢復八至九成,臨床治療效果良好。大公報記者方學明(文/圖)
  「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」在4月27日推出,大埔那打素社康服務中醫診所截至上周五(22日),共治理17名康復者,年齡介乎18至68歲,包括11名女士與6名男士,29歲以下康復者有5人,涉及覆診次數共32次。診所中醫醫務主任張傑能表示,30歲以下康復者大多暫時只求診一次,求診最多的一名康復者,至今求診了四次。
  該診所團隊有30人,針對呼吸系統的專科醫師負責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診治工作。中醫師巢朝棟是主要負責「睇症」的醫師,他稱康復者主要症狀包括乏力、咳嗽,「大約有七至八人乏力,三人咳嗽,三人乾咳等。」當中多以無痰的乾咳為主,亦有味覺及嗅覺出現障礙、胃腸功能紊亂及肌肉酸痛等。
  多為氣陰虧虛濕熱內蘊
  巢朝棟說,從中醫角度看,康復者辨證證型多為氣陰虧虛,濕熱內蘊證;診治方法主要以益氣養陰、清熱化濕、健脾益肺為主,所以常用處方有香砂六君子、生脈飲、甘露消毒丹,以及麻杏以甘湯等。
  他特別提到,兩名女康復者出現味覺及嗅覺障礙,其中20多歲的女康復者已求診三次,50多歲的只求診一次,「佢哋出院時,味覺同嗅覺未完全恢復,我幫她們辨證,發現為氣陰兩虛、濕熱內蘊,所以處方生脈飲,結果味覺同嗅覺自覺恢復八至九成。」
  巢朝棟稱,針對味覺及嗅覺障礙康復者,還會加入針灸治療,當中主要在迎香、上星、足三里等穴位用針,「迎香是刺激味覺,足三里是增進血氣循環,希望透過刺激恢復味覺嗅覺。」每次針灸療程約30分鐘,配合電針療法。
  咳嗽及乏力等症狀消失
  至於乏力咳嗽康復者,主要處方參苓白朮散,而臨床發現不少康復者服用處方後,已無咳嗽及乏力感等症狀。
  張傑能稱,康復者在接受西醫治療後,再由中醫負責調理工作,對康復者有好處。
  《大公報》早前報道,中醫藥應可及早介入治療新冠肺炎和復康療程,配合西方醫學,「中西合璧」聯手抗疫。食物及衛生局其後宣布,由政府撥款資助,醫管局、非政府機構及大學三方協作營運的中醫診所,上月尾推出「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」,但初時只有一間,其後增至七間。
注釋:本來轉載自大公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

香港读幼稚园|香港读小学|香港留学|香港特色培训班|香港回乡证|香港回港证|香港护照|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