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资讯通:生活规律 学前培养(2)
生活规律 学前培养(2)
为孩子建立稳定的生活习惯,可令他们更容易适应读书生活﹔不过何时及如何开始训练,相信亦令不少父母感困扰。俗语说,三岁定八十,从小建立规律的生活和健康习惯,是培养孩子品性及良好学习的基础。
3.饮食
「与女儿同桌吃饭,她坐不够5分钟就要落地……」
约1岁的孩子,大都不愿意久坐餐桌前用膳。家长可利用他们喜爱的东西吸引注意,如准备他们心爱的玩具和食物,或边吃边聊天。
常责备 惹反感
家长亦应反省是否太多批评,如责怪他们吃得满身污渍兼「无规矩」﹖有时担心孩子吃不饱而不断劝食,都会令子女对进食生厌而不肯安坐。家长多加体谅,自然可建立欢愉的进食情绪。
另一方面,孩子习惯与家庭成员一起在桌前用餐,能学会用餐规矩。若担心他们吃不饱,可在餐前先行喂饱,才带往餐桌与亲友共聚。
进食须定时、定量及留意种类,要保持营养均衡。家长可以让孩子吃糖果,尝试不同的味道,但亦要教导何时可吃与不可过量等概念,避免养成吃零食的习惯。
1至2岁的孩子开始对食物产生偏好或厌恶,若发现他们不爱吃某种食物,可选择另一种孩子喜爱又含同样营养价值的食物代替,以免营养不均衡。如孩子表示不愿再吃,毋须强迫,可以待孩子年纪稍长后再尝试。
4.卫生
「孩子未出牙仔,是否不用刷牙﹖」
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既是礼貌,也可避免生病,教导孩子卫生习惯很重要。家长应训练孩子如厕后、进食前和爬行后洗手,以及不可放东西入口的卫生习惯。家长与孩子一起洗手是最理想的训练方法。家长要以身作则,提点孩子「打喷嚏,要掩嘴」等概念,让孩子知道此举是为了他们的健康。
因应个性施训练
训练时,父母的态度和手法必须一致,并贯彻执行。细心观察,因应孩子个性训练,也要体谅婴幼儿阶段,能力发展要循序渐进、温和及稳定地进行。为孩子提供安全空间与环境,辅以鼓励与赞赏,必有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下一篇:香港资讯通:3招令孩子爱上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