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资讯通:买卖港人港地 律师查身分证
发布时间:2013-01-17
解读施政报告:买卖港人港地 律师查身分证
特首梁振英另一项房策重点,是早前已经出炉、今季卖地将引入的「港人港地」政策。据悉,地政总署与律政署已完成讨论如何在卖地条款中加入「港人港地」条文,初步计划透过执业律师在物业交易时以身分证判断「港人身分」,以免影响港人买卖物业时间。至于如何核实没领取身分证的永久香港居民身分,政府需进一步研究。
因应需要 梁拟再推港人港地
梁振英早于去年9月宣布将2013年首季推出的两幅启德土地共1100个单位,在卖地章程中加入「港人港地」限制条款,只准售予持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证的港人,为期30年,即单位在买入后30年内的转手对象,都必须为本港永久居民。据了解,梁振英已计划因应楼市需求,适时再推出「港人港地」,并会再检讨规限年期是否为「30年」。
免地署亲自查核耗时
消息指出,政府早前已完成「港人港地」条文框架,倾向由律师于买卖楼宇时核实买家的身分证,避免交由署方核实,增加额外手续和程序,令港人买卖物业时间受影响。但针对现时有些永久香港居民没有领取身分证,如何辨认其身分?消息称,政府需再进一步研究。
据了解,政府并计划与地产代理监管局商讨有关执行问题,研究是否需要向前线代理发出指引,规定他们须向买家交代单位属「港人港地」。本身为执业律师的长策会成员、民建联副主席张国钧认为,现时一般楼宇交易均须由律师处理,因此交由律师核实港人身分的做法较可行,成本亦较低。